和育王十二题 其十二 重台莲

朝代:宋朝|作者:李觏|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猜您喜欢

  • 1.《晏子不死君难春秋战国·左丘明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
  • 2.《燕山道中三首·其二宋朝·蔡珪独轮车重汗如浆,蒲秸芒鞋亦贩商。我自行人更怜汝,却应达者笑予狂。
  • 3.《花心动明朝·朱鼎旦上:日上纱窗。对菱花笄总。双蛾浓画。轻拂罗衫。低垂帘幕。高堂问寝初罢。丑扮梅香上:伤春兀自无聊赖。侍巾箱勤劳炊爨。守箴规不出闺门之外。
  • 4.《园居吟十二首·其八明朝·何吾驺静扫山门夏日长,既烹苦茗复焚香。山童不识人间事,笑倚疏桐韵绿篁。
  • 5.《绮罗香·黄叶清朝·杜文澜影瘦团霜,声寒战野,暮色先归高树。橘柚烟晴,掩映近山官路。正辽空、一雁来时,带几点、乱鸦栖处。念苍茫、棹舣深村,故人家在隔江住。天涯诗境渐老,还对萧骚短发,孤吟...
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