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 其二 佛迹峰

朝代:宋朝|作者:李觏|

佛迹空在兹,佛心无处所。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

猜您喜欢

  • 1.《沁园春·恨清朝·郑板桥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
  • 2.《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唐朝·敦煌曲子有福之人登彼岸,免受三途难。无福之人被弃遗。未有出缘期。努力回心归善道,地狱无人造。轮回烦恼作菩提。生死离阿鼻。
  • 3.《黄龙洞明朝·叶梦熊谷口重重隐上方,诸天钟磬自铿锵。玉虹双注从云壑,锡杖孤飞度石梁。穿洞燃灯忘昼白,盘崖呼酒傍昏黄。卧龙寂寂空潭里,赤手甘霖望渺茫。
  • 4.《僧房感事明朝·石宝都言名利不如閒,多少投閒去住山。今日山僧还不免,人间宁是旧人间。
  • 5.《题李孚台白水亭·其一明朝·佘翔万顷烟霞一草亭,开樽醉杀柳条青。停杯试问沧浪水,龙卧寒潭几日醒。
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