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仲圭平远图

朝代:明朝|作者:鲍恂|
苍山遥遥几千里,绿树参差碧烟起。
双帆忽从江上归,影落斜阳湿秋水。
林阴苍莽鸟不飞,石径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缚茅屋,沙尾亦足容渔矶。
我尝西游倚江阁,极目长空入寥廓。
好山不肯过江来,恨不乘风跨黄鹤。
吴君画手当代无,落笔何年成此图。
安能著我岩壑底,相觅老樵寻钓徒。

猜您喜欢

  • 1.《琴赋三国·嵇康琴赋(并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
  • 2.《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宋朝·晏几道 绿柳藏乌静掩关。鸭炉香细琐窗闲。那回分袂月初残。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欲寻双叶寄情难。
  • 3.《大拜门元朝·贾仲名正是女貌郎才。厮亲厮爱。这一段风流意脉。题诗在绿苔。吹箫在凤台。似牛女在银汉边双排。
  • 4.《北山草堂和韵明朝·杜环厌彼尘俗喧,爱此清幽景。雨馀山色佳,日落松阴冷。不见草堂人,白云三万顷。
  • 5.《午睡清朝·王士祯蕲州笛材好,八尺含风漪。恰称龟兹枕,闲抛玉局棋。凉蝉阴卓午,花鸭水平池。富贵浮云耳,宁须热客知。
鲍恂(生卒年未详),字仲孚,崇德(今桐乡)人。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元元统间(1333—1335),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1335),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