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归山诗

朝代:清朝|作者:爱新觉罗·福临|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猜您喜欢

  • 1.《次韵谢吴国器见赠宋朝·李彭眇然诗家流,谁能补其处。隽逸追莫还,芜漫推不去。譬彼玉花虬,绝尘须善御。越女动鸣机,纤纤工织素。吴侯勇于文,锐气发眉宇。既度骅骝前,边幅时得睹。宁当缚微官,一掾...
  • 2.《初夏游三岩明朝·王明汲政暇日初永,郊行到翠岑。溪桥青壁近,山寺绿芜深。雨后松无暑,云边竹有阴。定泉留古迹,虚谷发清音。泛蚁频舒啸,闻鹂若助吟。岩前寒溜滴,聊为濯尘襟。
  • 3.《怀吴中宋朝·释元肇消息传来竟不真,杨花落后更无春。谁知十载游吴梦,却作桑乾渡水人。
  • 4.《哭吴非熊(非熊有“今归转如客”之句)明朝·李之世徒云归是客,难道客如归。易篑僮先散,招魂谁可依。来惊春浪阔,去及柳条稀。迢递黄山路,程程入翠微。
  • 5.《秋日閒居明朝·沈思孝堠火照西州,专征白露秋。蓬婆城不闭,罗鬼戍还留。转饷盘江恶,徵兵蜀道愁。铜标谁更勒,空忆武乡侯。
爱新觉罗·福临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顺治皇帝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顺治皇帝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十四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的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享年二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