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夜坐

朝代:唐朝|作者:贯休|
微凉砧满城,林下石床平。发岂无端白,诗须出世清。
邻僧同树影,砌月浸蛩声。独自更深坐,无人知此情。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古意诗南北朝·沈约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 2.《登仲宣楼怀古明朝·朱宠淹寻芳践嘉约,乘暇一登楼。野树连云合,清江绕郭流。遗文邺下重,旧井岘山留。洵美开襟地,无妨续胜游。
  • 3.《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其一明朝·祁顺两载淹淹不出城,谒陵今日喜郊行。红尘车马繁华地,得似云山意味清。
  • 4.《落花明朝·何吾驺朝来树下问相思,红豆今年发几枝。不是愁心千万种,何缘都作泪珠垂。
  • 5.《道中即事明朝·吴允裕碧树霜黄乱叶飞,篮舆冲雨度寒崎。两年窃禄惭无补,十亩将芜笑未归。隙里光阴蓬鬓改,望中风浪素心违。孤臣瞻恋天涯隔,一疏何因彻御扉。
贯休的诗词曲代表作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僧、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