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复有尤民意未忘

朝代:宋朝|作者:汪炎昶|
复有尤民意未忘,欲从分省拜封章。
马周笔下文章妙,卖谊书中太息长。
治世可能无利病,吾从自此下行藏。
亦知自声苍生福,聊复临风倍激昂。

赏析/鉴赏

【原题】: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猜您喜欢

  • 1.《李敬玄谣唐朝·不详洮河李阿婆,鄯州王伯母。见贼不敢斗,总由曹新妇。
  • 2.《半夜起坐明朝·王渐逵忽然夜半致虚澄,始信吾心即六经。在昔钻研真影响,而今磨洗自光明。莫于赘处还加赘,须到清时更倍清。君看东皋岩下水,渐成溪涧向沧溟。
  • 3.《秋夜清朝·毛澄箨叶裁冠槲叶衣,采茶亭子树成围。水中星动叉鱼过,山下镫行射虎归。茅屋雨多苔藓活,石田土瘦药苗稀。乡园养拙成高尚,徙倚空庭看少微。
  • 4.《题尤展成新乐府三首·其三清朝·王士祯千金匙首土花斑,儿女恩雠事等闲。他日与君论剑术,要离冢畔买青山。
  • 5.《阮郎归·清明清朝·王士祯平山堂外又清明。春芜初蘸青。梨花燕子满江城。人家闻卖饧。邀伴去,踏莎行。竹西歌吹声。酒旗一片飏前汀。青丝何处停。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