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其二

朝代:宋朝|作者:汪炎昶|

复有忧民意未忘,欲从分省拜封章。马周笔下文章妙,贾谊书中太息长。

治世可能无利病,吾徒自此卜行藏。亦知自系苍生福,聊复临风倍激昂。

猜您喜欢

  • 1.《至游堂宋朝·杨杰人孰不好游,外物常求备。佳胜穷山海,纷华乐朝市。不知务内观,未得游之至。达士靡窥牖,天道已昭炽。六合极周流,万化览要会。潇洒须川守,名堂慕高致。政清民讼简,庭木...
  • 2.《偈一百二十首·其六宋朝·释怀深门福一著,商量即错。明眼衲僧,无绳自缚。
  • 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六宋朝·释广闻咄咄咄,力□希。大慈知处,雪窦不知。雪窦知处,大慈不知。
  • 4.《早朝六首·其三明朝·江源绛帻鸡人报晓筹,九重春色满龙楼。春生玉藻寒初落,道在金滕世不忧。乡月又临仙掌动,御香长傍衮龙浮。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寿声长绕冕旒。
  • 5.《再入梵安寺明朝·李廷柬两入梵安寺,霏谈浩莫涯。松阴归倦鹤,池草入鸣蛙。客厌空山雨,僧烹近午茶。萧然淹世味,何事更乘槎。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