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岁避地之所屋燬人迁

朝代:宋朝|作者:汪炎昶|
依旧苍苔小径斜,当时从此入山家。
心疑谬误还疑是,雨涞棠梨一树花。

猜您喜欢

  • 1.《四块玉·别情元朝·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2.《谒冯侍御·其二宋朝·马永卿珍重吾乡有异人,后来谁可继前尘。久邀乾竺为心友,未许巢由作外臣。桑梓荒残俱动念,衣冠零落合相亲。白□碧竹龙华路,茅屋三间愿卜邻。
  • 3.《袍岭朝云明朝·丘弘袍山崒嵂俯清漪,晓起轻云拂翠微。远逐晴风来海屿,几随残月到书帏。广寒巳作梯仙路,霄汉行看捧月飞。莫道无心常出岫,傅岩霖雨望霏霏。
  • 4.《集水竹居明朝·吴昂一溪绕塔过前庭,脩竹千竿列翠屏。潭水照人僧眼碧,海山当座佛头青。冲冰鼓棹乘幽兴,拨火煨炉尽主情。醉后归舟载明月,沿溪听诵宝函经。
  • 5.《大忠祠二首(祀文信国陆丞相张少傅)·其二明朝·吴晋昼青山何处慈元殿,突兀诸公俎豆留。赵氏又生婴杵臼,雁门重续鲁春秋。炎飙欲飐清霜下,逝水难消碧血流。落日轻霾人不见,秋来花外听軥辀。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