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如晦

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
怀我歌我辞,乃知行子倦。
音虽彼妙发,想若此可见。
歌竟夜灯青,野窗鸣湿霰。
仿佛闻孤鸿,飞急应有羡。

猜您喜欢

  • 1.《致郭老近现代·老舍 门头村里好为家,文艺源泉岂浪跨。金玉红楼终是梦,镰锄碧野遍开花。东流巨浪今潮北,霜降香山叶染霞。瓜果齐歌丰产日,高天一弹...
  • 2.《北二犯江儿水明朝·王錂斜阳西坠。昏惨惨斜阳西坠。向仙源寻真侣。任龙蛇扰攘。
  • 3.《野外宋朝·许景衡野外连荒草,楼头正夕阳。凭栏空远目,何处是吾乡。王粲从军乐,少陵羁旅伤。男儿知底事,出处两难忘。
  • 4.《题清芬阁宋朝·鲁君贶先生遁世有高才,越国风烟入手来。直以五言□治乱,何须一命寄尘埃。放怀想觉乾坤小,□物能驱造化回。贤矣远孙今善继,出入头角□云雷。
  • 5.《自北雁荡踰南雁荡观龙湫瀑布作明朝·朱国祚灵域岧峣隐不知,中藏七十二峰奇。披衣正在烟深处,到面初无雨歇时。谢客未曾经蜡屐,贯休已后少题诗。洞天只恨流传晚,莫睹虫书鸟篆碑。
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