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钝剑松江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松江南望几千里,秋雨秋风苦忆君。
各有苍茫无限恨,岂徒鹤立在鸡群。

猜您喜欢

  • 1.《崇禧观元朝·吴全节曲林古观水西流,天遣皇华驷玉虬。高士远分龙虎派,哲人久伴凤凰游。楼台山色三峰晓,池馆泉声五月秋。云案凝香浮洞府,坐令和气蔼丹丘。
  • 2.《夜泊睦州桐江宋朝·彭汝砺一水连银汉,千山拥古城。客乘清夜息,舟倚碧溪横。皓月危峰影,清风细浪声。呕哑殊俗语,惨淡异乡情。途旅淹时月,羁穷独弟兄。刚肠双古剑,荡迹一流萍。道路人皆厌,风波...
  • 3.《庐山五笑·远师宋朝·杨杰我笑东林寺,孤高远法师。种莲招社客,平地凿成池。
  • 4.《次韵韩文若展江五咏·其二宋朝·苏过闲寻短棹问溪源,乘兴真为载酒船。应学二疏辞汉早,胜游兼作地行仙。
  • 5.《王侯德政咏·其五·肺石平反明朝·李之世秦镜高悬照胆明,圜扉风静不闻声。凭将一掬溟波水,来洗人间冤滞情。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