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玉宇琼楼最高处,一天霾雾拨难开。
只怜玄兔千年冷,不见灵槎八月来。
身世飘蓬眼中涕,山河破甑劫馀灰。
人生半世团圆梦,输与月明第几回。

猜您喜欢

  • 1.《少年子唐朝·李白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 2.《长安人为宋清语(题拟)唐朝·佚名人有义声,卖药宋清。
  • 3.《梦中赋白鹇宋朝·胡宪惟馀虚名在,长江与苍山。不逢尧舜世,终此若鸟闲。
  • 4.《仙人迹明朝·邢云路樵者逢仙子,须臾已烂柯。彭年同蟪老,隙日逐驹过。身外功名幻,樽中岁月多。长安看弈客,胜负竟如何。
  • 5.《送袁士旦之玉田清朝·王士祯无终东去路,亭鄣古雄边。水出弹筝峡,春生种玉田。马蹄穿塞雪,鸟道入山烟。咏史清秋夜,应逢谢尚贤。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