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江水南流夜有声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江水南流夜有声,万家灯火夹江明。
我来不胜丘山感,对此难消迟暮情。
狺犬靦颜喧上座,沐猴作态误苍生。
酒阑重忆十年事,忽动热潮憾未平。

猜您喜欢

  • 1.《铜钟山元朝·严士贞佛屋高高闯碧巅,图经犹载旧因缘。钟随巨浪飘何远,铛没深潭不记年。石燕雨馀归洞穴,山禽日暖戏清泉。五更不听鲸音响,空有虚名百世传。
  • 2.《燕京即事·其一明朝·申涵光塞云宫月远苍苍,萧后妆楼亦渺茫。四百余年池水换,依然风动芰荷香。
  • 3.《斐园席上咏物限韵二首·其一·古宣炉明朝·李云龙遥思成鼎日,彷佛见龙髯。物以先朝重,香从侍女添。金光浮曲几,烟篆透疏帘。几度摩挲看,为君长夜淹。
  • 4.《香柳娘明朝·汪廷讷望前途趱行。望前途趱行。寒云压境只见。阴风毒雾连天暝。旦惊介:听号咷哭声。听号咷哭声。悽惨最关情外:他们被。冤雠苦缠定。旦:顿令人战兢。顿令人战兢。奴心不宁况。...
  • 5.《红白瓶梅明朝·沈栗晓避狂风落,宵随竹影斜。朱颜羞剪彩,玉骨绝含瑕。漫簇参差蕊,同分浓淡花。罗浮梦何许,一为胆瓶誇。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