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丈夫三十尚平平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丈夫三十尚平平,竖子争传卫霍名。
不道风云催世变,由来生死见交情。
亡羊已为歧途误,功狗翻为狡兔烹。
闻说佳人争绝代,伫看倾国与倾城。

猜您喜欢

  • 1.《翁承事挽词五首·其五宋朝·陈渊楼阁溪山两斗雄,中横千丈未雩龙。当时令尹儿啼处,依旧东流绕七峰。
  • 2.《横塘宋朝·许景衡春日横塘绿渺漫,扁舟欲去重盘桓。谁教向晚廉纤雨,又作残春料峭寒。
  • 3.《题山水小帧元朝·张适秋林雨过云犹湿,绿莎亭子小于笠。渔榔欲来犹未来,隔堤惊起双溪
  • 4.《寄赠吴体中明府明朝·佘翔双凫飞赤县,才子重南金。花吐临川笔,风清单父琴。千峰澄碧水,片月照寒林。未得参禅去,徒怀仰止心。
  • 5.《哭周昆彦·其一明朝·李云龙龙鳞松下树,垂老此徘徊。一夜猿声怨,孤山鸾使催。墨池成黯淡,笔冢共崔嵬。欲拟九招赋,魂兮招不来。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