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楩蹈江死,以此哭之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一呼一吸一障碍,始信不如归去休。
楚水楚山皆是恨,蛮烟蛮雨那堪愁。
陆机感逝当年赋,宋玉悲来何处秋?
国士无多沦落尽,青磷遥夜起山丘。

猜您喜欢

  • 1.《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近现代·苏曼殊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 2.《泛龙舟·游江乐唐朝·敦煌曲子春风细雨沾衣湿。何时恍忽忆扬州。南至柳城新造口,北对兰陵孤驿楼。回望东西二湖水。复见长江万里流。白鹭双飞出溪壑,无数江鸥水上游。
  • 3.《湖堤晓行元朝·李昱宿云如墨绕湖堤,黄柳青蒲咫尺迷。行到画桥天忽醒,谁家茅屋一声鸡。
  • 4.《李都事求偈宋朝·释怀深棒头笔下宜精审,打锁敲枷好用心。成佛作祖只这是,劝君不用别追寻。
  • 5.《寿李太母明朝·李学一昼锦三秋候,慈亲喜寿康。华堂罗绮席,綵服献霞觞。宝婺常悬彩,蟠桃屡荐香。褒封有鸾诰,行见出明光。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