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感赋·镇海楼头栖暮鸦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镇海楼头栖暮鸦,越王祠下树争花。
风云西望生机尽,鸾凤南来佳处差。
回首烟花如梦寐,赏心乐事惜年华。
重重烟瘴频频雨,似此羁迟亦可嗟。

猜您喜欢

  • 1.《先潦后旱明朝·王天性四月五月雨不晴,六月七月断雨声。暵霪二沴更衰旺,禾黍千畦半死生。野老哀哀如有诉,皇天漠漠总无情。又闻簿吏朱书票,催促钱粮并限征。
  • 2.《多宝寺宋朝·释月涧千涧碧流寒漱玉,万山黄叶冷摇金。若言即此见多宝,猿叫岳云深更深。
  • 3.《怀诸葛武侯元朝·杨仲玉诸葛风流举世希,纶巾羽扇凯歌归。将军倘遂明农愿,依旧隆中一布衣。
  • 4.《天游峰元朝·雷机俗鞅尘羁可自由,今朝始泛武夷舟。登高谢得天游趣,三十六峰云影秋。
  • 5.《谢愚山寄敬亭茶著书墨四首·其三清朝·王士祯分来剑脊伴云腴,横理庚庚玉不如。更乞宣城诸葛笔,晴窗小试硬黄书。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