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咏,集杜·中天月色好谁看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中天月色好谁看,积雪飞霜此夜寒。
古往今来皆涕泪,蛮夷杂种错相干。

猜您喜欢

  • 1.《金缕曲·春梦年来惯清朝·高鹗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
  • 2.《七夕二首·其一清朝·德容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 3.《彰义关候驾十首·其二明朝·王立道候跸宵驱彰义关,古桥无复水潺湲。人家两岸春杨里,旧是桑乾第几湾。
  • 4.《西湖竹枝词二首·其一元朝·熊进德金丝络索双凤头,小叶尖眉未著愁。大姑昨夜苕溪过,新歌学得唱湖州。
  • 5.《文昌阁元朝·刘长发当年飞阁插江头,千里云山一望收。遂有元龟呈碧沼,屡看九肋到瀛洲。地原形胜壮今古,天借文星接斗牛。此日重兴知有待,愿将砥柱障狂流。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