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集定庵句·莫恨今生去日多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莫恨今生去日多,不论盐铁不筹河。
百年心事归平淡,甘隶妆台伺眼波。

猜您喜欢

  • 1.《闺情唐朝·李白流水去绝国,浮云辞故关。 水或恋前浦,云犹归旧山。 恨君流沙去,弃妾渔阳间。 玉箸夜垂流,双双落朱颜。 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 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
  • 2.《翻经台(原作台经,据四库本改)宋朝·沈辽不见康乐初翻经,崇台百尺但有名。当时妙意遥可想,木叶落尽青山横。
  • 3.《东园访南宋画院遗址清朝·文静玉富景园西古路斜,疏林黄叶冷啼鸦。空馀金碧昭仪寺,无复丹青待诏家。夜月残山留马远,桃花团扇咏杨娃。宣和遗事分明在,德寿宫庭又奉华。
  • 4.《种兰有感示儿清朝·方仁渊爱种幽兰手自栽,融泥灌水费心裁。隔年蓓蕾今年放,五日精神十日哀。天意无心任开落,人功有力在浇培。世间万事皆如是,为语儿曹仔细推。
  • 5.《咏怀·其五元朝·张达悬黎出宝匣,烂然光满目。宋人贵燕石,按剑不尔蓄。抱真方什袭,待价斯韫椟。举世无赏音,何劳楚庭哭。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