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集定庵句·碧玉门前产丽华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碧玉门前产丽华,腰身略似海棠斜。
梅魂菊影商量遍,可惜南天无此花。

猜您喜欢

  • 1.《皂角儿明朝·王玉峰正难挨无限凄凉。谁知道欢生一旦。顿松开百结愁肠。打叠起万般离况。想从前。恩与怨。死和生。相厮守。如今不枉。莫辞劳攘。明朝捉装。重逢处。一家骨肉。开颜抚掌。
  • 2.《过崇积博雅斋观榴花酒酷折花登楼欢赏得秋字明朝·李栻恋旧频过汝,相看意转幽。红深花妒日,碧澹叶含秋。已醉涂林树,还开风木楼。一枝斜倚晚,喜色坐中收。
  • 3.《槐阴堂为沈开府赋明朝·沈鍊幕府近西墉,双槐夹院丛。槛垂浮叶外,帘捲落花中。舞处犹笼月,歌边不碍风。一樽从共饮,能折九边冲。
  • 4.《送朱子南还明朝·沈鍊十年辛苦在京华,梦里何时不见家。一到若耶溪畔月,始知杨柳隔天涯。
  • 5.《步韵呈望月轩主人·其一清朝·杜友房不须击钵苦相催,一度诗成酒一杯。早岁清名夸道韫,前生慧业证如来。风云慷慨筹边策,冰雪聪明论史才。仙骨偶缘尘事累,辘轳百转寸肠回。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