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罗衣

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惺惺最是惜惺惺。卿怜我我怜卿。月照孤踪,离别分明。

又鸳鸯梦不成。纵他生、历千万劫,为禽填海,此恨难平。

猜您喜欢

  • 1.《游黄檗山南北朝·江淹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秦皇慕隐沦,汉...
  • 2.《莲藕花叶图元朝·吴师道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 3.《木奴谚唐朝·佚名木奴千,无凶年。
  • 4.《西山道中宋朝·彭汝砺行尽钟陵西北山,篮舆恣意取峰峦。明朝未必无风雨,便泼浮云子细看。
  • 5.《同烟客诸子游古南池和壁上杜工部韵明朝·李孙宸水活仍通洫,堤遥碍进船。觅凉同坐石,荫柳忽闻蝉。炎暑销当夏,壶觞待晚天。醉来还藉草,新绿正如毡。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