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七首·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董其昌|

野人何以傲游子,流水声中把道书。拈向河梁岂无意,清时巢许不岩居。

猜您喜欢

  • 1.《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宋朝·叶梦得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 2.《飞鱼港宋朝·李唐卿尝闻一鲤鱼,飞腾作清质。至今涵青霄,尚且浴白日。
  • 3.《过石醋铺宋朝·章惇瘴霭潜消瑞气和,梅峰千里阔烟萝。人逢杂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啼鸟丛篁传木杪,瀑泉碎玉激岩阿。欲留征驭迟迟去,公檄催人不奈何。
  • 4.《与衍斯道赋天平白云泉元朝·大圭山君夜移东海水,分得灵泉白云底。老禅卓锡住泉头,坐看泉流与云起。湛湛寒光玉镜圆,波心照见苍龙眠。半峰秋色漾晴雪,五丈石影浮青莲。南岳枯湫何足数,惠山断浣侵草莽。...
  • 5.《江口明朝·江禹奠江口风微江水平,橹摇清眼雪花明。钟陵只在浮云里,犹惜孤帆半日程。
董其昌的诗词曲代表作

董其昌(1555年2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董其昌擅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