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仿黄子久画

朝代:明朝|作者:董其昌|

积铁千寻届紫虚,云端鸡犬见村墟。秋光何处堪消日,流涧声中把道书。

猜您喜欢

  • 1.《古风其三十二·蓐收肃金气唐朝·李白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达明发。
  • 2.《鸳鸯湖棹歌·之五十二清朝·朱彝尊江楼人日酒初浓,一一红妆水面逢。不待上元灯火夜,徐王庙下鼓冬冬。
  • 3.《次赵伯友韵·其二元朝·吴当百年道脉细于丝,长夜漫漫待旦迟。先进常从周礼乐,专门仍授汉书诗。微躬独步思绳武,大介重光仰缉熙。已忍凄凉成病久,寸诚惟与古人期。
  • 4.《张德庆挽诗·其二宋朝·严粲九秩犹身健,联麾见子荣。笏床欢节序,鸠杖话平生。世久伤零落,吾犹及老成。酸风吹苦泪,一为典刑倾。
  • 5.《偈颂十首·其四宋朝·释清了彻澄无凝碍,情尘迥脱然。全机忘照外,一句未分前。枯木云笼透,寒潭月夜圆。回头开正眼,芳草破春烟。
董其昌的诗词曲代表作

董其昌(1555年2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董其昌擅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