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曹源·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董其昌|

儒冠道履释袈裟,百劫庄严不受些。笑倒灵山临末会,生平伎俩一株花。

猜您喜欢

  • 1.《西郊落花歌清朝·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
  • 2.《捣练子·其四·孟姜女六首唐朝·敦煌曲子长城下,哭声哀。感得长城一垛摧。里畔髑髅千万个,十方骸骨不教回。
  • 3.《仙人桥明朝·王遴绝涧架危桥,不见仙人度。海上几时回,空使昔人慕。
  • 4.《仲春晦日看花明朝·何吾驺频落频开怕暮春,芳心只似向羁人。东流片片伤春曲,怨入空山客里身。
  • 5.《浴象·其六明朝·李之世纵然生佛国,何似集王家。竹削四蹄稳,棱分两目斜。沈疑山落影,喷亦雪飘花。会向尧阶舞,时清不触邪。
董其昌的诗词曲代表作

董其昌(1555年2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江华亭(今上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董其昌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