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钱塞庵相国·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谈迁|

首胪元辅浙人三,接踵于公更出蓝。敢谓裴休通梵夹,谁知宋玉吊江潭。

仕涂终始归邙北,皇路参差出昴南。太息人间徒扼腕,早留放下一茅庵。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清朝·纳兰容若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径盈,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 2.《懒画眉·忽闻胡骑透重关明朝·王玉峰忽闻胡骑透重关。千里纷腾起堠烟。小校通报。种爷下马。要议军情紧急事。报介见介小生:老先生晓得么。那元昊这厮。无端遣将寇中原。恐青徐一带横生患。守禦须当早戒严。
  • 3.《上御史二首·其二元朝·张知言分振台纲下鹭车,文章勋业见真儒。春风已骤看花马,朝彩还吟借树乌。霜气棱棱飞白简,月华皎皎映冰壶。九重正尔思贤切,宜有嘉猷赞庙谟。
  • 4.《谒海珠李忠简公祠明朝·李晟行祠筑傍蕊珠宫,砥柱狂澜障海东。一代才猷光竹帛,千秋文藻陋雕虫。丹心抗疏孤忠在,黑发还家大隐同。祀典由来南国重,芳名谁复步长风。
  • 5.《度清溪明朝·李之世攒峰如列戟,古木郁凄迷。尽日闻猿啸,长风送马蹄。人烟茆屋午,官路板桥西。异境何曾到,磨厓觅古题。
谈迁的诗词曲代表作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明诸生。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

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史,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随人北上,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西平阳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旅舍。《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著作另有《枣林杂俎》、《北游录》、《枣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