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道上口占六首·其六

朝代:清朝|作者:​吴敬梓|

旧水何堪饮社翁,兼旬兀坐雨声中。因过村舍知春尽,渐见含桃火齐红。

猜您喜欢

  • 1.《过菊江亭明朝·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2.《鸳鸯湖棹歌·之一百清朝·朱彝尊槛边花外尽重湖,到处怀觞兴不孤。安得家家寻画手,溪堂遍写读书图。
  • 3.《过永春剧头铺见壁间石刻临漳王漕诗辄题数句宋朝·陈渊壁间得微词,语尽意有馀。摸传岂真知,无乃势所驱。从来碧纱笼,不护寒士书。焉知题柱生,终无驷马车。粉板会当洗,援毫聊自娱。从人分轻重,削迹今何如。
  • 4.《左伯桃墓羊角哀墓宋朝·蒋之奇结交有羊左,是惟一时才。为闻楚王贤,翩然自燕来。一日食欲尽,俱往空双埋。伯桃乃独留,饿死梁山隈。角哀仕既达,感旧肝胆摧。念此并粮惠,告还葬遗骸。至今溧阳旁,突兀...
  • 5.《清凉寺明朝·余经训鸟道盘干折,松门到一区。昙云几朝夕,丰碣竟模糊。残烧依霜叶,空厨失午餔。天寒增蜡浅,深殿肆苍鼯。
​吴敬梓的诗词曲代表作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