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道上口占六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吴敬梓|

乌犍稳卧闭柴门,千树桃花又一村。翻恨阳禽声聒耳,春原无处不消魂。

猜您喜欢

  • 1.《古风其二十一·郢客吟白雪唐朝·李白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 2.《子规唐朝·杜甫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 3.《三峰二首·其一元朝·吴全节午夜瑶坛谒帝还,笋舆冲雨两山间。客来似觉茅君喜,净扫浮云出好山。
  • 4.《留别丁二仲乔·其二清朝·方履篯荔浦同舟约,经春燕不归。孤篷岂吾愿,别泪满君衣。爱日盟心密,餐霞世侣稀。相期云汉外,明德慰调饥。
  • 5.《上元升座偈宋朝·释怀深灵岩上元节,且与诸方别。只点一碗灯,大千俱照彻。也不用添油,光明长皎洁。雨又打不湿,风又吹不灭。
​吴敬梓的诗词曲代表作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