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山㝛般若台院次日邀释卓群入宝华山·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姚鼐|

九月寒初未拟还,江南草树正斑斑。短筇惯识青岩路,白发重携向摄山。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草堂遗韵明朝·王知人鼙鼓渔阳势若奔,吞声野老下夔门。青山一带围寒骨,茅屋三椽慰旅魂。邈矣逸怀飘断垒,至今诗色满江村。菜花蛱蝶啼鹃泪,为报春风护绿原。
  • 2.《武夷九曲棹歌图·其五宋朝·刘元刚七曲催船快上滩,好山留与漫郎看。经行雪瀑仙屏下,恍记斋堂夜帐寒。
  • 3.《九日登敬亭西峰分韵得无字元朝·梅德明素秋倏云暮,佳节孰与娱。良朋念幽独,折简烦相呼。谓言西峰胜,日晏不惮迂。追随向林麓,先后杂樵苏。摄衣临莽苍,扪萝历崎岖。绝顶平且衍,极目楚与吴。连绵群山罗,缥缈...
  • 4.《游武夷元朝·解之昂石出水声急,木落山容宽。野马乍脱羁,方知天地非人间。既无子陵志,甘老垂渔竿。又无子房遇,挟策干天颜。胡为红尘中,汨没不复还。武夫晚护入山县,壮士晓舆登峻关。一身...
  • 5.《祖贡生寿,孙婚清朝·廖厚初古柏茂琼枝,长生共仰参天干;芳兰舒玉砌,竞秀初开并蒂花。
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文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