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坳堂观瀑图

朝代:清朝|作者:姚鼐|

泰山北面寒岩谷,曾逐溪声就朗公。莫道出山泉竟去,举头长在碧云中。

猜您喜欢

  • 1.《夏谨斋总管开南陵柳家港诸人赋诗要仆同赋元朝·王璋五行水润下,可导不可障。孟轲讥邻壑,齐桓禁曲防。李冰凿离堆,江水得安行。栖筠散磨硙,郑白复其常。怀哉贤牧心,千载遥相望。弋江经阳谷,壅利资豪强。吾侯一疏凿,二邑...
  • 2.《发双溪元朝·李昱峨峨金华城,行李何淹留。闰十月初吉,始能具扁舟。辉辉晴旭升,莽莽寒烟收。篙师戒晨发,浩啸当中流。握手谢送者,此行实夷犹。昔为山林居,今作江海游。抚心愧麋鹿,放迹...
  • 3.《自题孤松独立图四首(小影图为王淡如所绘)·其三清朝·方仁渊一卷经方苦相皮,也随人后学名医。灵芝未起膏肓病,浪说仓公饮上池。
  • 4.《咏钓竿明朝·李云龙淇园霜干好,攀折日临流。系以虹霓缕,兼之明月钩。烟波东海上,雨雪大江秋。直拂珊瑚树,鱼龙不自谋。
  • 5.《重过姚约如是庵赏菊明朝·李孙宸初秋下榻留风雨,餐菊重来秋杪时。岁月已拚杯底过,芳菲犹喜眼中私。繁英不用编篱护,密叶从教傍砌披。自是秋光无早晚,还寻蓬径问花期。
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文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