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二王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姚鼐|

写付官奴论一通,千秋俯首有涪翁。自怜无力收遗本,梁帝何尝擅折衷。

猜您喜欢

  • 1.《南中谚唐朝·不详秋收稻,夏收头。
  • 2.《满江红·其一·中秋上刘恭甫舍人宋朝·侯寘天阔江南,秋未老、空江澄碧。江外月、飞来千丈,水天同色。万屋覆银清不寐,一城踏雪寒无迹。况楚风、连陌竞张灯,如元夕。山獠静,棠阴寂。秋稼盛,香醪直。听子城吹角,...
  • 3.《九日饮涵虚阁和叶进卿作明朝·朱国祚杰阁峙层霄,来游屏郁怏。晴临山霭逼,远见宫云敞。天气日以清,江光一何爽。□□候雁鸣,汎汎寒潮长。登高循令序,胜引属吾党。甄藻恊夙心,爨桐得新赏。丝糕乍出榼,细菊...
  • 4.《吊岳武穆·其一明朝·佘光裕唾手燕云将虎貔,双旌无奈朔风吹。长城已坏班师日,天柱俄顷破虏时。霜冷翠华终北狩,月寒宰木向南枝。奸谀未死英雄尽,回首山河转夕曦。
  • 5.《傍妆台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绛河斜。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昏惨惨云际穿窗月。惊觉了颤巍巍竹影龙蛇走。虚飘飘庄周梦蝴蝶。砧声响。不断绝。急煎煎好梦儿应难舍。
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文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