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才赠水仙花赋谢·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矾弟兰兄总绝尘,入门便作十分春。珊珊一片凌波影,更遣陈王赋洛神。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村居清朝·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2.《董孝子黯复仇唐朝·贺知章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 3.《奉怀许抑斋兼简琅琊山馆主人清朝·方士淦思邈餐霞为驻颜,亭开墨妙任追攀。携将丁卯桥边水,写出琅琊雨后山。桂树谁能招隐士,莼羹君已念乡关。何当载酒重相访,径取扁舟独往还。
  • 4.《题王兵备旋兵卷·其一明朝·吴琏童叟聚林坰,喧然论世情。夜深门不闭,月朗犬无惊。稻陇黄云霭,江天白浪平。淮阳民睡稳,裴老已旋兵。
  • 5.《青县漫兴·其一明朝·吴懋谦发兴真贪饮浊醪,凫翳队队入蓬蒿。当花孤垒晴花出,尽水荒城秋月高。白眼向来雄睥睨,黄河依旧落波涛。无端又到中州去,客里经年改二毛。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