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溪访陆处士故居四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江头扶醉想高歌,菊径松庐野意多。毕竟红尘无路隔,此溪曾过郭青螺。

猜您喜欢

  • 1.《戏题枯木宋朝·周孚老矣木居士,苍皮今几围。轮囷卧涧壑,吾与汝同归。
  • 2.《九日病起寄文莹宋朝·刘挚春城别去已秋穷,犹喜音书继递筒。身外光阴一飞隼,天南踪迹两飘蓬。夜乌三匝惊明月,胡马长嘶向北风。无酒无人更无菊,重阳愁过鹿皮翁。
  • 3.《邱坡三刘任远区天功诸子以社事推赋谢并寄明朝·何巩道才疏不敢问鸡坛,留得孤心待岁寒。高咏欲从何地寄,枯桐能向几人弹。溪深两岸禽声啭,日落千山树影残。却喜钓台新有约,故园归去把渔竿。
  • 4.《偷冰渡雪清朝·牛焘立地坪头三丈雪,东西阻隔人踪灭。潜行夜半雪不知,日出未出趁冰结。吾闻灵湫偷龙水,偷冰之语亦奇绝。安得仁人民不偷,熏弦一挥阴霾彻。
  • 5.《闻蜀警怀茂衍大参清朝·王士祯行李扪参井,何时达锦城。悬军今益部,设险古南京。夔府公孙垒,泸江汉相营。艰危望消息,天末未休兵。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