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霁自安乐山至秦亭山道中作

朝代:清朝|作者:厉鹗|

肩舆虽劳人,幽寻息吾趾。还如履白云,横度青嶂里。

一里一徘徊,林鸟哢迟晷。稍稍数家村,劙桑课春事。

尘网幸见疏,吾土兼信美。野风香落梅,深竹照流水。

昨来忽晴阴,浮生正如此。犹持入山心,逦迤向城市。

猜您喜欢

  • 1.《新秋宋朝·孙仅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 2.《过云木冰记清朝·黄宗羲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
  • 3.《送吴公挺之建州明朝·佘翔君向芝城去,云山望几重。滩声喧黯淡,秋色冷芙蓉。千里怀中剑,扁舟梦里钟。溪头明月好,载酒幔亭峰。
  • 4.《国璋游泮后新婚明朝·李孙宸青杏襟初映,夭桃妆乍新。同依天上种,暂作洞房春。花烛俱清韵,风光况令辰。鸡鸣应记取,未是自由身。
  • 5.《十九夜月明朝·李孙宸几夜秋光老,扁舟苦滞淫。每怜青桂影,飘向绿波沈。兴与碧云隔,愁将黄叶深。推窗还命酌,弃醉发微吟。
厉鹗的诗词曲代表作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