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淮阴城北观竞渡·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厉鹗|

谁家林际小园亭,过尽豪华物态零。几折虚廊通浅渚,坏桥无柱上浮萍。

猜您喜欢

  • 1.《怨郎诗汉朝·卓文君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挫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
  • 2.《沉醉东风·花月下温柔醉人元朝·孙周卿 花月下温柔醉人,锦堂中笑语生春。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门掩黄昏月半痕,手抵着牙儿自哂。 ...
  • 3.《子瞻画扇宋朝·林敏功夫子江湖客,毫端托渺茫。攒峰埋暮雨,古树困天霜。偪侧馀僧舍,溟濛失雁行。生死随化尽,此意独难忘。
  • 4.《三高僧诗(并叙)·杭之标摩云霄宋朝·释契嵩标师之高摩云霄,在德岂在于泬寥。一庵岭底寄幽独,抗迹萧然不入俗。有时虚陟层崖眺,不闻其语闻清啸。当时陆羽事幽讨,曾入青云预闻道。取雨救旱驱神龙,此与人间事岂同。...
  • 5.《至日感怀三绝·其二明朝·李辕山妻绣下旧鸳鸯,今日愁随万线长。一去九泉空相像,梅花不作返魂香。
厉鹗的诗词曲代表作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