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燕子矶院中有感而作

朝代:清朝|作者:顾炎武|

寄食清江院,从秋又涉冬。水侵慈姥竹,风落孝陵松。

野宿从晨钓,山居傍夕烽。相逢徐孺子,多谢郭林宗。

猜您喜欢

  • 1.《女耕田行唐朝·戴叔伦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 2.《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十四元朝·姚枢富贵惟润屋,德艺能润身。蓬门信寒寂,道胜生阳春。颜渊百世士,原思千载人。先贤尝有此,吾辈甘常贫。
  • 3.《李昭象书堂宋朝·释希坦废兴生死妄安名,山水何曾改旧清。孰谓堂空人已往,溪声还作读书声。
  • 4.《偕方仲美宗良兄再集宛在亭明朝·朱多炡一曲君恩重,千秋贺监才。亭虚水禽集,池净藕花开。进艇凉风送,钩帘返照来。谁能与朋好,到此不衔杯。
  • 5.《水哀十首·其十明朝·李江灵府泉飞日夜流,河源本不计春秋。午阴花落看来恨,晴日鸠声听里愁。云锁昆崙风切切,雾笼天柱夜悠悠。无穷情爱从今了,灵府泉飞日夜流。
顾炎武的诗词曲代表作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