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春晓

朝代:清朝|作者:张维屏|

鸡鸣山外村,村树晓烟碧。人行细雨中,一路看春麦。

猜您喜欢

  • 1.《西峰寺元朝·陈阳极寒山多适兴,远上白云层。遇客每指寺,闻钟不见僧。摧巑横绝壑,堕石抱寒藤。几欲栖寒去,临歧又未能。
  • 2.《海边纪行明朝·王佐(汝学)外家家住海南边,垂老频来岂偶然。几个渔舟依海港,两三灶户傍盐田。潮痕每准星长短,水候仍催月次躔。风景苍苍今似昔,可怜华发半盈颠。
  • 3.《梅魂元朝·张观光梦觉罗浮迹已陈,至今想像事如新。相思一夜窗前月,似见三生石上春。的的孤芳冰气魄,疏疏冷蕊雪精神。料应楚些难招至,欲倩花光为写真。
  • 4.《寄君时(嘉庆本作送宁和仲)宋朝·彭汝砺我思古人,克诚其心。如陟于高,如临于深。我处于中,而舍其偏。我弃其零,而取其全。勿谓道远,我至之难。我勇以前,人孰我先。勿谓过小,我姑为之。千里之差,始于毫釐。...
  • 5.《七夕宫词四首·其三明朝·何吾驺前殿初传乞巧词,月光如练印瑶池。常时一片悲秋思,未许牵牛织女知。
张维屏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维屏(1780-1859年),字子树,号南,又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人,爱国诗人。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
张维屏少时就有才,闻名乡里。鸦片战争爆发后,张维屏目睹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激发了爱国热情,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赞扬陈连升、葛飞、陈化成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这些诗篇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成为鼓舞爱国主义的有力武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鸦片战争史的可贵资料。已故的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曾称赞张维屏的这些诗是鸦片战争中“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