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山房

朝代:清朝|作者:查慎行|

又作西城半日留,短筇筋力试山游。爱随云气穿仙掌,笑插花枝上佛头。

三面城根三面水,一层树杪一层楼。人情那得能知足,好景多贪极目收。

猜您喜欢

  • 1.《天安门诗抄·京城处处皆白花近现代·现代无名氏 京城处处皆白花,风吹热泪撒万家。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 2.《忏阁阻雨明朝·王健危崖侧转路千重,忏阁登临坐午钟。可是潭龙来听法,半山香雨忽濛濛。
  • 3.《赵生席上元朝·虞堪清明才过日,踏雨到君家。列坐新行酒,比邻始种花。墙头红窈窕,杯面绿交加。归骑宁扶醉,还人插帽斜。
  • 4.《舟行明朝·何巩道风悬帆势急,岸走远行人。白波横江破,青山转盼亲。往来空世事,飘泊纵吟身。欲遂浮家计,江干有钓纶。
  • 5.《惠阳书事明朝·何巩道军兴三载急追呼,长吏曾知疾病无。不向田园触旧赋,又从瓜果索新租。儿童入市愁心切,妇女提筐泪眼枯。一举义旗民日促,后人从此薄征诛。
查慎行的诗词曲代表作

查(zhā)慎行(1650~1727),清代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清初六家"之一。浙江宁袁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其雄,夏重绵至之思,剑南亦未之过,当与古人争胜毫釐。若五七言古体,夏重丽藻络绎,宫商抗坠,往往有陈后山、元遗山之。”沈归愚曰:“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勿申,辞无勿达。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乾,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