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八

朝代:宋朝|作者:沈约|

尚有和羹,既戒且平。亦有其馂,亦惟克明。其馂惟旅,其酳惟成。

百礼斯洽,三宥已行。明哉元首,遹骏其声。

猜您喜欢

  • 1.《求因果·其四·孝义十首唐朝·敦煌曲子斗打两家因此起,各说强词理。忽然村戆不平安。便被两般看。既有闲功学好事,日夜看文字。读取先贤内教书。无价碎真珠。
  • 2.《具庆堂元朝·刘绍椿干菀寒翠,萱葩艳朝旸。东风澹微和,白发悦且康。酌酒介眉寿,斑衣映华堂。南陔式用续,繁祉宜未央。申章馀孝思,为尔增慨慷。
  • 3.《赐夏侯孝子诗二首·其一明朝·朱棣慈母频年病在床,奄奄气息逼危亡。子因忧惧常忘寝,侍疾勤劬在母旁。
  • 4.《祝英台近·用吴淑姬韵清朝·王士禄日将暆,莺渐懒,寂寞梧还据。昧昧高天,转掌幻云雨。从来季主端著,君平说易。细思忖、都无是处。愁城阻。尽使费尽输攻,墨守只如许。黑漆屏风,深夜若能觑。好趁五柳初荣...
  • 5.《送程生掾奔牛明朝·邵子才送子登程去,光阴正暮冬。雪消官道暖,云护野山重。公馆昼常静,河阳花更浓。莫嗟鸾凤翼,枳棘暂栖踪。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