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七

朝代:宋朝|作者:沈约|

三朝礼乐和,百福随春酒。玉樽湛而献,聪明作元后。

安乐享延年,无疆臣拜手。

猜您喜欢

  • 1.《朱履曲·雪中黎正元朝·卢挚数盏后兜回吟兴,六花飞惹起歌声,东道西邻富才情。这其间听鹤唳,再索甚趁鸥盟,不强如孟襄阳干受冷。
  • 2.《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三宋朝·释清远祖佛场中不展戈,后人刚地起詨讹。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 3.《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明朝·朱知墭丝纶许身乞,冠盖出皇州。总宪无双月,司农才一秋。徙薪深国计,积粟为军筹。俗杪风□化,门清讼每休。捐资收暴露,谳狱释幽囚。声教频宣布,恩波实溥□。□鱼且归去,卧辄...
  • 4.《题迪功集清朝·王士祯昭代婵娟子,徐卿雅好文。称诗如典午,谭艺似参军。濩落云霞质,飘摇鸾鹤群。祗应禹洞里,灵迹待夫君。
  • 5.《黄岩怀古二首·其一·古城明朝·沈守正漠漠孤烟江上横,行人说是偃王城。当年仁义将何用,地下疮痍恨未平。故垒几朝看鹿走,荒基无岁不牛耕。徐山石室今何似,旧楚依然春草生。
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