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壁题诗

朝代:唐朝|作者:许宣平|
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
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猜您喜欢

  • 1.《笔精诗·其二唐朝·不详学问从君有,诗书自我传。须知王逸少,名价动千年。
  • 2.《神宗皇帝挽辞五首(并引)·其一宋朝·张方平羲轩前载远,虞夏信书传。比德皆尊大,惟皇克继先。五陵同厚地,两曜出高天。制作流方策,忧勤十九年。
  • 3.《送张端叔大参之大梁·其二明朝·余继登河桥三月暮,春色晓氤氲。黄鸟方求友,青樽却送君。魂销燕市酒,心折太行云。兄弟飘零甚,天涯忍更分。
  • 4.《题函谷关明朝·李贤函关陕右咽喉地,曲折萦回势自强。北倚河流成险固,南来山峙界封疆。令瞻仙气迎聃老,客作鸡鸣救孟尝。千载悠悠追往事,不堪风景正凄凉。
  • 5.《蛮牌令明朝·邵璨外:他一身累轩冕。万里困腥膻。我十年劳梦寐两地望风烟。念骨肉何由会面。况夷夏阻绝山川。论忠孝应难两全。且请慈亲暂自消遣。
许宣平的诗词曲代表作

许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县(现安徽境内)人。据《太平广记》记载,唐睿宗景中,许宣平隐于歙县南(如今的歙县南乡覆山,主峰搁船尖),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时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以归吟。道教修炼需要澄心静虑,而静谧的深山老林、高岩幽谷为道士修炼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场所。因此,许宣平在“穿入白行翠微”的山林隐遁生活中不仅进行了宗教的修炼,同时也寻觅到了一种逍遥至乐的审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