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斛山

朝代:宋朝|作者:李思衍|
持囊簪笏紫霄间,声价高於万斛山。
绝顶上行谁不爱,急中退中古来难。
人言进步必为相,我道如几好丐间。
若也买田清颍上,幅巾便是进贤冠。

猜您喜欢

  • 1.《雒谷谚唐朝·不详謥洞入黄泉。
  • 2.《寄孙邦求宋朝·李正民少年英气已峥嵘,泮水曾传御史名。白简自宜绳列位,皂囊终不负家声。且随郡守寻春去,未向班心布武行。知有弹冠贡公喜,休嗟华发镜中生。
  • 3.《兴国寺明朝·王教水花远有暗香来,何况窗前对榻开。独爱老昙清彻骨,月高疏影伴吟怀。
  • 4.《黄贞甫读书灵隐寺禅楼赋赠明朝·佘翔之子穷经处,高楼拱翠峦。龙疑盘洞壑,凤欲啄琅玕。星斗挥毫乱,烟霞拂枕寒。支床鸡骨在,临别劝加餐。
  • 5.《己亥1659除夕明朝·沈光文年年送穷穷愈留,今年不送穷且羞。穷亦知羞穷自去,明朝恰与新年遇。赠我椒樽属故交,频频推解为同胞。客路相依十四载,明年此日知何在。修门遥遥路难通,古来击楫更谁同。...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