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有酬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旧业传家有宝刀,近闻馀力更挥毫。腰间印佩黄金重,
卷里诗裁白雪高。宴罢嘉宾迎凤藻,猎归诸将问龙韬。
分茅列土才三十,犹拟回头赌锦袍。

猜您喜欢

  • 1.《唐马图·其一明朝·王佐(汝学)圉官牵控出长秋,照夜寒光净欲流。一自龙池飞霹雳,陇山风雨未曾收。
  • 2.《北山杂诗十首·其五宋朝·苏过默李吾所畏,文字班马流。空斋锁长夜,尺渎横吞舟。谁令效方朔,顾盼侏儒羞。不如谈天李,高论隘九州。能为齐谐语,自许监河侯。浮沈闾里间,与世真无求。
  • 3.《偈五首·其五宋朝·释志璿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衲僧失却鼻孔。是风动,是幡动,分明是个漆桶。两段不同,眼暗耳聋。涧水如蓝碧,山花似火红。
  • 4.《夜眠听雨明朝·沈光文遇晴常听月,无月听偏难。海怒声疑近,溪喧势作寒。閒枝惊鸟宿,野渚洽鱼欢。梦与诗争局,诗成梦亦残。
  • 5.《和韵赠黄西汀兄明朝·芮埏红发晓初晴,君行千里程。鸟声随处送,柳色夹舟迎。野水涵云静,孤帆背日轻。醉拼藉芳草,湿惹露珠缨。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