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员外赴阙后重到三衢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远山高枝思悠哉,重倚危楼尽一杯。谢守已随征诏入,
鲁儒犹逐断蓬来。地寒谩忆移暄手,时急方须济世才。
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忘未然灰。

猜您喜欢

  • 1.《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唐朝·李白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 2.《和孙邦求·其五宋朝·李正民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 3.《客杭作明朝·朱观千里劳劳京国梦,频年寂寂武林思。此身落叶还相似,归兴黄花正及时。眼底何人酬骏骨,愁中有客寄乌丝。月明湖上秋将满,憔悴青袍岂得知。
  • 4.《云林图为杨地官题明朝·祁顺草堂萧洒对遥岑,松竹阴阴翠作林。行客不知归路晚,杖藜冲破白云深。
  • 5.《小圃明朝·吴应雷病里过残暑,凉深小圃荒。绝根除蔓草,作意怒螳螂。迟豆犹无荚,秋茄不满筐。暵乾能抱瓮,底事使人忙。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