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陵见杨秀才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孺亭滕阁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只觉流年如鸟逝,
不知何处有龙屠。云归洪井枝柯敛,水下漳江气色粗。
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

猜您喜欢

  • 1.《重阳后送谨常兄之符离(《江湖后集》卷一四作章粲诗)宋朝·陈渊岭外分携处,离觞话远途。黄花看不足,寒雁去何孤。农圃非吾业,衣冠本世儒。应当慎行止,无使世氛污。
  • 2.《句·其十六宋朝·卢襄客来如见小窗扉,便是山翁想山处。
  • 3.《栎社明朝·朱学熙远自罗浮巅,弭棹返凝碧。有木卷且樛,高可百馀尺。托生名山阿,结根古磐石。岁寒积风烟,可屈不可易。垂垂广亩阴,匠石不察识。不为明堂用,遂免斧斤戚。抚尔兴长谣,托尔...
  • 4.《赠马寅旭明府六行·其二·(选三)竹马行明朝·杜齐芳凄凄草色长堤下,童子纷纷骑竹马。鸟雀夹车时雨来,青林漠漠春云泻。翠树浓花满路开,仙姿双鸟多潇洒。于今苍赤避鸣驺,稍近旌旄衙胥打。官民觌面不相亲,莫怪科条若土苴。...
  • 5.《初秋示董苍水清朝·王士祯零落交游感式微,与君邂逅忍相违。隆中自许真名士,殿上谁知大布衣。越燕巢空秋近社,鲈鱼风起梦思归。先生未是平原客,玉貌尘中见亦稀。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