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庵歌

朝代:宋朝|作者:释如珙|
吾结此庵寄残影,有问此庵坏不坏。
一语发出甚奇怪,随他口下答不坏。
凡属形相皆是坏,为甚此庵却不坏。
六窗俱透无一物,常光无内亦无外。
劫火洞然大千坏,吾结此庵实不坏。
行住坐卧于其中,只是寻常个境界。
有时松风閒举话。万象森罗齐爽快。

猜您喜欢

  • 1.《哭祖六自虚唐朝·王维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
  • 2.《被衣为啮缺歌春秋战国·先秦无名氏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 3.《公佐索诗次别仲时小诗韵遗之五首·其三宋朝·周孚朱丝徽黄金,问子用此何。从来履霜操,不及懊侬歌。
  • 4.《龚良臣知状二首·其二宋朝·周孚昔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周南太史公。两鬓似霜须似戟,不应孤负北窗风。
  • 5.《翰直闻蝉明朝·李学一西风摇落汉宫秋,玉署凉生景转幽。古树临窗迎晓露,鸣蝉流响度瀛洲。风前凄切和砧急,日暮悲吟动客愁。尘世利名徒白首,何人如尔更无求。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