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富人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高高起华堂,区区引流水。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猜您喜欢

  • 1.《蜀中九日唐朝·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2.《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宋朝·吴文英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 3.《过毕冲元朝·汪用敬夜宿琴溪铺,朝行柿木坊。青峰照残月,红树染新霜。渐喜城闉近,何愁道路长。庞山重回首,安得继馀芳。
  • 4.《维杨秋日西郊·其三宋朝·释道潜潦水初收古涧清,小桥斜倚数鱼行。神林社日传箫鼓,秋稼如云岁有成。
  • 5.《雪后过峄山清朝·王士祯数仞碧玲珑,参差望不穷。波浮泗滨磬,雪照峄阳桐。仙洞浮云敛,秦碑野烧空。羊车何日去,辇路翠微中。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