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故友所居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清论不知庄叟达,
死交空叹赵岐忙。病来未忍言闲事,老去唯知觅醉乡。
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猜您喜欢

  • 1.《游西湖承天寺赠月潭上人元朝·吴当中天台阁禁城西,春日游人出御堤。满地落花驯鹿卧,千条弱柳乱莺啼。窗涵水影金镛净,幡倚晴云绛节齐。最喜上人能爱客,乘船仍约酒频携。
  • 2.《奉送殊师利宋朝·沈辽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
  • 3.《以笔墨送周子允发策玉堂宋朝·刘仪凤腹囊英物吐长虹,翰墨区区有底功。也要同盟作旗鼓,三山直上一帆风。
  • 4.《大涤洞·其三宋朝·槻伯圜馀杭晓旆籋飞梯,大涤松阴午未移。群从追随巾屦集,众真参会佩环驰。白鸦翻舞仙如在,黄鹤迎来圣得知。老□□□□□□,□□□□□□□。
  • 5.《挽倪郎中维哲明朝·李时勉故人忽遗荣,往迹不可求。暑雨洒高柳,飒然凉如秋。飞鸟为我悲,停云为我愁。行道亦悽恻,情谊况绸缪。感怆念畴昔,泪下焉能收。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