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真娘墓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
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

猜您喜欢

  • 1.《东阳夜怪诗·其九唐朝·不详舞镜争鸾綵,临场定鹘拳。正思仙仗日,翘首仰楼前。
  • 2.《放隐斋落成寄鲁直九侄宋朝·黄序直木皆先伐,轮囷却岁寒。时沾病者粟,倒著挂时冠。人乐观鱼尾,山斋跨马鞍。朝中乞佳句,留与子孙看。
  • 3.《桂林道中明朝·叶盛官棹匆匆几日闲,桂州风物暂开颜。青蛇出匣矶头水,苍玉成林海上山。刀笠每乘春雨去,鼓笳常带夕阳还。行人祇说山韩事,曾有威名动百蛮。
  • 4.《咏怀三首·其三明朝·叶太叔豺狼惊忽到,云雾苦难披。裋褐飞尘满,沧浪入钓迟。青蝇无旧恨,白鸟有新知。从此谢拘束,非徒为守雌。
  • 5.《张茂先宅清朝·王士祯当年张壮武,此地留空宅。平生无髣髴,何处寻遗迹。流恨金墉城,伤心洛阳陌。风流陆浚仪,曾容笑须帛。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