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对月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夜月色可掬,倚楼聊解颜。未能分寇盗,徒欲满关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猜您喜欢

  • 1.《咏怀古迹·蜀主窥吴幸三峡唐朝·杜甫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 2.《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元朝·干文传孤竹身为百世师,范公手染退之辞。不知青社挥毫日,得似天章论道时。
  • 3.《过伏波祠二首·其一明朝·叶汉乌岩江上树离离,汉代楼船此驻麾。呵叱烟岚开地轴,指挥草木尽王师。城连银瓮千山壮,天过铜关一角垂。谁道交人今款塞,镇南空竖受降旂。
  • 4.《宋朝·释益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一法透,万法周。
  • 5.《九日同诸子游飞驼山明朝·李孙宸深秋野外足烟萝,佳节招寻共踏歌。客有清狂同落帽,山看形势拟飞驼。云连远树千峰合,水落平田独雁过。容易插萸兄弟会,尊前沈醉且蹉跎。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