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义兴戏呈邑宰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猜您喜欢

  • 1.《刘泼帽·看他翩翩玉貌多閒丽明朝·王錂看他翩翩玉貌多閒丽。向春闺梦绕魂迷。想怜香惜玉应閒事。生:可见小娘子是小生知心的人哩。小旦:宋相公。好说与伊。妄想成何济。
  • 2.《竹轩为致仕萧方伯题明朝·江源英雄老去辞微省,勇退归来卧竹轩。养得孤高淩雪霰,却将苍翠洗嚣烦。元乡直许重开径,袁尹从教数到门。回看金张歌舞地,东风桃李几曾存。
  • 3.《秦淮次韵明朝·李贤秦淮南尽石头城,淮上帆樯半为名。秋浦蓼风歌旅况,春波萍月棹残更。数行白雁沙边落,一抺青山岸上横。自是名川多涝集,滔滔终古见澄清。
  • 4.《登粤秀山清朝·王士祯越王古台上,春暮复登临。割据无秦汉,沧江自古今。风吹鳌背雨,日射虎门阴。欲问呼鸾道,荒凉蔓草深。
  • 5.《董公祠清朝·王士祯董公祠庙已荒凉,凭吊西京意倍伤。漫以园陵劳主父,祗将经术奉骄王。时逢明主身空老,志在春秋道正长。我自爱传繁露学,玉杯曾问广川乡。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