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兰版地寒俱受露,
桂堂风恶独伤春。音书久绝应埋玉,编简难言竟委尘。
唯有广都庞令在,白头樽酒忆交亲。

猜您喜欢

  • 1.《生查子·独游西岩宋朝·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 2.《穆陵行明朝·贝琼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当时直恐金棺腐,凿石通泉下深固。一声白雁度江来,宝气竟逐妖僧去。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宫护。...
  • 3.《送实上人还东林时余亦买舟东下四首·其一宋朝·释德洪世事但堪眼见,此生何殊梦游。未倩青山掩骨,且牵黄衲蒙头。
  • 4.《送毛黄门贞甫明朝·石宝黄门近地接彤云,御笔新除惬素闻。扬子不徒多识字,贾生平日本忧君。清时谏草看遥入,画省炉烟得细熏。不用临涂悲二鸟,藏心独有李翱文。
  • 5.《三月三日集六益斋得微字明朝·吴骐永和癸丑兰亭后,江左风华叹式微。草泽行吟心不展,英雄沈醉计终非。坐看日昃人空老,不觉春深花自飞。红炬将残共分手,非关别恨独沾衣。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