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庙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猜您喜欢

  • 1.《约文甫不至再用韵元朝·王璋俗里眼能白,怀中印未黄。双凫离叶县,独鹤下陵阳。晚岁故人少,閒门秋草长。知君非远我,自为困壶觞。
  • 2.《时在集英幕中呈诸公学士宋朝·彭汝砺衰病从来饭亦慵,不堪锁宿似南宫。夜凉月满重帘外,春雨花开一梦中。轩陛直言尊董氏,朝廷故事问胡公。文章久怪无新语,议论初欣有古风。
  • 3.《与广汉舜山寺分题得申字宋朝·彭汝砺溪山幽隐一闲身,憔悴今随逆旅尘。南国浸辽愁似织,北音不至别如新。
  • 4.《次童都堂题叶棠壁韵明朝·江源草木先秋渐变衰,小河端的是边陲。四郊漠漠惭多垒,两鬓萧萧剩有丝。落日断桥人过尽,悲风远道马行迟。粤南桑梓知何处,地角天涯一夜思。
  • 5.《重至黄岩署中·其三明朝·沈守正台荡古奇胜,羽洞郁中蟠。共说仙为吏,难言味不酸。题评皆恶札,谭笑一儒冠。为爱江瑶柱,重来作此官。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